洋基 童玩節 巴黎 熱火 劉謙 

生命中的房子
生命中第一個家(常常淹水)節自網路文章"房子"
人的這一生,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買一幢大房子,不如多花些心思去加強修養、陶冶性情,在心靈深處建一所 ”大房子 " 讓自己在心裡住得寬寬敞敞,踏踏實實 。
要在心靈深處建所"大房子"有以下三要素:
其一 :心豁達了,房子才寬敞,才有足夠的空間放飛心靈,讓它自由自在。
其二 :心善良了,房子才安寧,才有純淨的空氣滋養心靈,讓它質樸清靜。
其三 :心幽默了,房子才透氣,才有流動的空氣吹拂心靈,讓它永保活力。 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這篇"房子"文章,引領我回想過去展望未來
從小有記憶以來,我住的房子一直都是小小的,小時後客廳即飯廳;飯廳即書房;
身為姐姐的我,為了要保持客廳原貌(不失禮),因此練就一身整理整頓好工夫,在小的地方我都能變出空間來喔!明明是個小孩但偃然就是家裡管家,管爸爸進門後脫下外衣要掛好;管弟妹書包要放固定地方,重點是不得有誤,格殺勿論!.......
(生命中第一個家:照片中大哥與我)(我們二位可是很負責的大哥大姐喔!)
(生命中第一個家:照片中妹妹與我)(客廳中的書桌,書桌上的電鍋,我就是這樣長大的!!)
(生命中第一個家:照片中妹妹與小弟)(環境雖然不如人意但還是有世外桃源及快樂童顏)
十三歲後,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了,空間變好大喔!有客廳、有飯廳還有屬於自己的房間(雖然是跟妹妹同一間),我們小孩子好興奮喔!記得在搬進新家的第一天,我開心到不敢睡覺,深怕那是一場夢!!
然而有了空間但卻沒了時間,因為我們的新家有點遠,離小孩念書及父母工作的地方有段距離:因此也開始了我通勤的記憶。
隨著時間的演變我們陸續茁壯,十七歲後我與哥哥開始半工半讀的夜校生活,而後妹妹也加入;家中常見小弟一個人單獨在家。(父母仍忙於工作)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點感傷,難怪他會說他小時候很孤單,難怪他長大後會與我們漸行漸遠;即使造物弄人但上蒼始終慈悲,讓我們保握了小弟癌末最後時間,守護他、陪伴他;即便慢了也遲了,但慶幸的是他終究感受到手足情深。生命真的無法重來,但記憶始終常存!房子這時後成了我回憶中的背景,房子的空間對應弟弟的孤寂,成了我生命中難以承受之回憶。
(生命中第二個家:照片中爸爸與媽媽)(一個是天,一個是地,天地之間任我們遨遊)
婚後的我,不時也為了空間搬進搬出;每年帶著孩子住五星級飯店不就是滿足我對空間的渴望。在人生過不去的時候,我驚見宿命的可怕,我發現我又困回小時候的房子內,我又開始收東收西,指揮交通!先生曾開解過我”屋寬不如心寬”這番大道理,但當下我內心的舊傷新愁,那是一句話就能了結的。傷心欲絕時,我開始學習靜坐、我開始練習瞑想;我告訴自己,我的身體可以被困住,但我的心靈,不再受限於空間。我不再為房子空間所苦,房子這時為我所用!
隨著時間的淬煉,直到此時,看似沒有改變的空間現況,其實無形中我有了天使翅牓,而心靈深處也著著實實建所"大房子”。
(生命中第三個家:小朋友的蘋果家)


 

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成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